公司新聞
知識分享 | 碳排放、碳達峰、碳交易、碳中和、CCER,您都了解嗎?
碳排放現狀
碳排放,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向外界排放溫室氣體(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氧化亞氮、氫氟碳化物、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)的過程,是目前被認為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全球碳排放幾乎四分之三的排放來自能源使用,五分之一的量來源于農業和土地利用,其余8%來自工業和廢物,我國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(54%)來源于電力和供熱部門在生產環節中化石燃料的燃燒。
(圖:全球主要經濟體人均碳排放量)
什么是碳達峰、碳中和
(1)什么是碳達峰
廣義來說,碳達峰是指某一個時點,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,之后逐步回落。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介紹, 碳達峰是一個過程,即碳排放首先進入平臺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波動,之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。
碳達峰是實現碳中和的前提條件 ,盡早地實現碳達峰可促進碳中和的早日實現。
據此, 結合我國的承諾的時間節點:1)從現在至 2030 年,我國的碳排放仍將處于一個爬坡期 ;2)2030-2060 年這 20 年間,碳排放要渡過平臺期并最終完成減排任務。
(2)什么是碳中和
碳中和是指企業、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, 然后通過植樹造林、節能減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實現二氧化碳“零排放”。
什么是碳交易
碳交易就是將二氧化碳排放權,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易的市場機制。碳排放權,實際上是國家針對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發放的許可,也叫配額。碳配額經過交易系統進行,與股票交易規則類似。當一家企業通過技術創新,減少了碳排放,有碳配額剩余時,就可以在交易系統中賣出,反之則可以買入。(資料來源:公眾號楊凌生態環境)
什么是CCER
CCER(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)的中文名稱是“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”,是一種碳抵消機制,即“控排企業向實施“碳抵消”活動的企業購買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證量。
舉個例子來說明:政府為了減少企業排放二氧化碳量,給了A,B兩家公司各100萬噸/年排放量。A公司通過節能改造,超額完成目標僅排放二氧化碳80萬噸,多出來的20萬噸就可以在碳交易市場出售配額,獲取利潤。B公司改造難度可能較大,年底排放超過120萬噸,超過了政府給定的100噸配額,那么B公司只能通過在碳交易市場購買20萬噸配額,來完成政策指標。
上述這兩種交易行為統稱為CCER交易,也可以理解為通過碳交易市場,協調高碳排企業及低碳排企業閑置二氧化碳排放量配額。
碳交易市場參與主體
(1)政府
市場監管者,它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確碳市場的基本運行規則,如總量配額分配方法等。
(2)控排企業
行業內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.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(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準煤)及以上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。這里不單單指那些工業制造、交通運輸等能源消耗企業,傳統的畜牧養殖業也同樣將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,因為畜牧業全球碳排放占比達到了15%,尤其是養牛業。
(3)減排企業
賣出多余配額或生產CCER(即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,1單位CCER可抵消1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量)。光伏、風電、潮汐發電、生物質能供熱及發電等項目在不消耗化石能源的基礎上可開發出CCER。